劳模姐妹花巧手编织致富路
在枣庄市台儿庄区泥沟镇,有一对远近闻名的劳模姐妹花,她们从家庭小作坊发展到如今集箱包编织自主化、特色化、品牌化发展于一体的现代加工企业,不仅自家走上了致富路,还辐射带动周边60余个村5500余名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。她们就是山东省劳动模范、枣庄市工友创业带头人黄春燕、黄彦姐妹。
2009年,原本在外务工的黄春燕、黄彦姐妹俩,回到家乡台儿庄区泥沟镇邵里村。两人在多次深入市场调研后,发现市面上手工仿珍珠包的加工费高,市场前景好,需求量大,同时加工场地不受限制,既适合集中加工,也可以领料回家加工,很适合在农村发展。她们瞄准了时机,注册成立了艺佳工艺厂,专做仿珍珠包来料加工项目,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。慢慢地,姐妹俩不满足于单纯的来料加工业务,她们将目光转向自行研发新款产品,短短几年内实现了从单一仿珍珠包来料加工,到设计、加工自主化经营的跨越式转变。主要产品有珍珠包、椰壳包、皮油包、手工编包等系列产品,先后与义乌、深圳、云南等地的十多家商贸公司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。十多年来,经她姐妹二人研发的手工编织箱包达260多个品类,年销售量达400多万件,产品远销东南亚、欧美等国家。其中,手工椰壳包占领全国80%的旅游市场份额。二人也先后被授予山东省劳动模范、山东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,成为远近闻名的姐妹劳模。
“多亏了黄家姐妹俩,我现在在家里就能赚工资,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,比在外地打工好多了。”村民刘圆一边赶着手里的活,一边高兴地说。富起来的姐妹俩,积极发挥劳模示范引领作用,组织周边农村闲散妇女姐妹一起就业创业。她们充分发挥来料加工就业门槛低、带动能力强的优势,免费为周边姐妹开展编织技艺技能培训,并与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、低保户、残疾人结成就业帮扶对子,帮助他们尽快脱贫增收。十多年来,她们从一个 10 多平米的小作坊发展成了拥有300余位技术骨干的两家大型综合加工厂,并培植周边二级加工点50余个,辐射带动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。很多跟随她俩干的姐妹,逐渐发展成为二级加工厂负责人,实现了创业梦。“不出村,不出院,看着孩,做着饭,每天赚上几十块”的灵活就业方式满足了大批农村姐妹的增收愿望。
来源: 山东工会网